Sunday, August 08, 2010

mahler's symphony no. 1 in d (1885-8)

原來的標題 (Titan) 來自 Jean Paul (1763-1825, a German Romantic writer) 的一本小說,其後 mahler 把大綱(同樣是粗略地根據 Jean Paul)也撤回;其實,該小說只是反映 mahler 個人的內在衝突 (inner conflict)。
George Brandes (1842-1927, a Danish critic and scholar) 形容小說內的「巨人」英雄 ('titan' hero) Roquairol 所展現的激情和絕望 (passion and despair),實是一個形式 (form),為時代所模造的原形 (a prototype)。 內心的熾熱和有意識的欲望 (burning, conscious desire) 終究演變為異常的怪異 (fantastic eccentricity),因為不為環境所用,也缺乏把握現實的力量,於是自我重塑,並臣服於自己;這成為一病患,是向內的打擊,導向病態的自我冥思和自殺 (morbid self-contemplation and suicide)。
年輕的、浪漫的 mahler 自然地把自己與這人物認同起來;但這交響曲實際上展開了他個人的靈性自傳 (spiritual autobiography)。

No comments: